截至2022年2月22日,LED芯片企业中,仅聚灿光电发布了2021年业绩报告。根据该报告,聚灿光电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0.09亿元,同比增长42.83%,归母净利润为1.77亿元,同比增长728.43%。
其他LED芯片企业虽仍未发布正式报告,但华灿光电、乾照光电、蔚蓝锂芯、士兰微等LED芯片企业均发布了业绩预告,且净利润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。
事实上,随着LED行业景气度逐渐回升,LED芯片俨然又一次成为行业内外的重金押宝之地了。
LED芯片的“剩”者为王
1999年,中国大陆LED芯片产业正式进入起步阶段。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处LEDinside指出,1998年,中国大陆仅有3家LED芯片相关企业,1999年增加至6个,且在1999年-2009年间,每年都有2-7个企业进入LED芯片行业,LED芯片生产企业的数量也在2009年增加至62个[1]。
随后,中国大陆LED芯片产业进入疯狂投资阶段。2009年,扬州市政府率先出台MOCVD现金补贴政策,随后江门、芜湖、杭州、武汉等地方政府纷纷跟上。
MOCVD补贴政策直接导致国内新的LED外延芯片专案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处LEDinside统计,2009-2012年国内共计成立新的LED外延芯片专案65个(其中,2012年为投资低潮,大陆LED芯片新增项目仅有2个),截止2012年年底,中国MOCVD设备数量已经超过900台[2]。
随着中国大陆LED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,台湾地区及国际厂商在大陆的芯片市场份额逐渐缩小。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处LEDinside指出,2013年中国大陆LED芯片国产率已达80%[1]。
然而,这些成就的背后,却存在着另一番景象:LEDinside在2013年5月的统计中发现,2009-2012年间新成立的65个LED外延芯片专案中,超过3成项目当时正处于退出或搁置状态,而2012年中国MOCVD产能利用率也不足5成[3]。
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,离不开LED芯片行业老生常谈的一个词:周期性。
大江东去浪淘尽。2009年至今,LED芯片行业经历了三轮周期,而每一轮的周期都有着类似的情节:LED新应用场景带来需求上涨——芯片产能供不应求——原有企业产能扩张、新企业涌入——供需平衡乃至供过于求——利润下滑库存增加,竞争加剧——LED新应用再带来需求上涨。